WFU

2018年8月1日

《德意志領導》姚阿幸勒夫:運動家、策略家、世界冠軍


作者:潘釔天




2014 年德國隊在巴西舉辦的世界盃足球賽奪下隊史第四座冠軍後,德國知名足球作家 Christoph Bausenwein 出版一本有關德國隊教練勒夫(Joachim Löw),如何在 2006 年接掌國家隊後帶領球隊獲得冠軍的故事。

原版的書名叫做:Joachim Löw: Ästhet, Stratege, Weltmeister,中文直譯是姚阿幸勒夫:運動家、策略家、世界冠軍。出版社另外取書名叫做:「德意志領導」。

起先看到書名「德意志領導」,我以為是勒夫想將德國隊重新注入傳統德國給人的印象:果斷、忠誠、執行力,但其實這樣的印象也讓人有呆版、乏味的感覺。而勒夫就是要改造德國隊「踢球不精采,沒有創造力」的踢球風格。如果將德文書名直譯反而更能接近書中內容。


有點突出,但還不夠。


勒夫曾經也是足球選手,雖然有機會成為明星球員,但受傷後表現不穩定,甚至無法在德甲球隊生存,也沒被選入國家隊,不過在德乙卻表現不錯,代表佛萊堡隊出賽 252 場,踢進 81 球,是佛萊堡至今進球數最多的球員。

從選手退役後在德國、土耳其、奧地利擔任教練,有帶領球隊拿冠軍的戰績,卻也有讓球隊被降級的紀錄,雖然整體帶隊成績普通,但勒夫心中的確有一套想要實現的足球風格。

2003 年被解聘後失業在家進修,直到 2004 年某一天,勒夫在慢跑時接到剛擔任德國隊教練克林斯曼(Jürgen Klinsmann)的電話,克林斯曼希望勒夫擔任國家隊的助理教練,為何帶隊成績普通的勒夫,會讓克林斯曼打這通電話?

原來兩人曾在 2000 年的教練特訓班中一起訓練,當時勒夫曾向克林斯曼清晰地解釋「四人後衛鍊」的戰術,讓克林斯曼印象深刻。勒夫不僅懂戰術,還能用簡潔的方式表達,是國家隊需要的人才。

同時勒夫也發現兩人理念相近,他們都希望德國隊的球風應該是能主動給對手施加壓力,而不是被動回應。


2006 德國世界盃德國隊表現


2006 世界盃在德國舉辦,勒夫雖然是助理教練,但戰術規劃和說明都是由勒夫負責,當時德國隊的風格是一支具有「進攻快速」、「意志堅定」、「團隊精神」的球隊。


第一戰 / 德國 4:哥斯大黎加 2


德國隊進攻順暢,但防守不穩定。




第二戰 / 德國 1:波蘭 0


傷停時間進球,速度快的替補球員歐東寇爾(David Odonkor),關鍵時刻助攻決定了德國隊的勝利。在此世界盃之前,歐東寇爾從未代表德國隊出賽過。




第三戰 / 德國 3:厄瓜多 0(0:12 開始到 2:25)


前鋒克羅澤(Miroslav Klose)踢進兩球,其實德國隊表現不如預期理想,但對手更差。




第四戰(16 強淘汰賽)/ 德國 2:瑞典 0


開賽才 12 分鐘,前鋒波多斯基(Lukas Podolski)踢進兩球。瑞典隊有機會追分的 12 碼罰球沒踢進。勒夫認為球隊表現非常好,幾乎執行了賽前所有的規劃。




第五戰(8 強淘汰賽)/ 德國 (1) 4 :阿根廷 (1) 2


雙方在正規時間和延長賽中仍分不出勝負,直到 12 碼 PK 大戰,德國隊的情蒐小組事先讓門將萊曼(Jens Lehmann)知道,阿根廷 5 名被指派踢球的球員射門習慣,讓他順利攔截到兩球。




第六戰(4 強準決賽)/ 德國 0:義大利 2


雙方攻防到延長賽才分出勝負,義大利連進兩球。勒夫覺得球員表現已到達極限,即使有規劃戰術,也無法讓義大利出現失誤。




第七戰(季軍戰)/ 德國 3:葡萄牙 1


德國隊的 3 分都是由擔任中場的史旺斯泰格(Bastian Schweinsteiger)策動,他後來在 2014 年世足賽後接任國家隊隊長,2016 年從國家隊退休。




導演佛特曼(Sönke Wortmann)將德國隊在 2006 世界盃的表現,拍成紀錄片「德國:一個夏天的童話(Deutschland. Ein Sommermärchen)」,紀錄德國隊每場賽事前後球員的心情。整體來說德國大眾非常肯定克林斯曼與勒夫,讓德國隊的足球實力突飛猛進。


勒夫時代 2006-


2006 年勒夫從助理教練升為總教練,接掌國家隊後,歷經三次世界盃,第一次 2010 年的南非世界盃拿到第三名;2014 年的巴西世界盃拿到冠軍;2018 俄羅斯世足賽大爆冷門,自 1938 年後德國隊就沒有在世界盃 32 強小組賽中被淘汰,也從未被亞洲球隊擊敗過,俄羅斯世足賽不僅在 32 強就被淘汰,對手還是亞洲球隊南韓,一次解鎖兩個恥辱。

勒夫針對國家隊的訓練計畫有四項:

  1. 熟練的技巧
  2. 充沛的體力
  3. 戰術計畫制定
  4. 獲勝的決心

勒夫認為這不僅只是國家隊的目標,也是德國青年隊、職業隊都應該一起努力的目標。他的概念很簡單:「我認為這套充滿活力和進攻形式完美的足球風格,就是未來德國隊的風格,所以各級球隊要主動培養這樣的人才,配合國家隊政策,讓國家隊有豐富的人才庫,挑選適合的球員。」


菜鳥賞隊長一巴掌


為了打造踢球時輕盈又充滿喜悅的德國隊,勒夫面臨的阻力非常多。來自媒體的不友善、民眾的酸性、德甲教練的不屑、球員間的階級和競爭......

這當中又以處理球員階級和情緒最棘手,2009 年當時還是菜鳥波多斯基不滿當時擔任隊長的巴拉克(Michael Ballack),在一場球賽中進球後,提醒波多斯基要進入狀況,波多斯基居然在球場上直接給隊長一巴掌,並回嗆:「閉上你的嘴!管好你自己!你這個王八蛋!」




事後,大眾認為勒夫在這件事情上並沒有還給巴拉克應有的尊嚴,也許跟勒夫心中想打造德國隊「集體領導」和「年輕球隊」的特色有關:德國隊不再有老大,沒有階級,球員間沒有誰要聽從誰的文化。但波多斯基你也出手太狠了Orz

勒夫長期將心中對國家隊和個別球員的期待,仔細地用簡潔與具說服力(科學數據與 DVD)的方式向球員解釋,成功的將加入德國隊的每一位球員,能發現自己的缺點並自我改善,當每一個人都進步,球隊就能實踐團隊精神、尊重別人,並讓球員間良性競爭,維持紀律,在比賽中展現創意。


2010 南非世界盃德國隊表現


德國隊比上一屆更能完美的執行戰術,但對球賽的耐心和抗壓性仍不足。


第一戰 / 德國 4:澳洲 0


小組配合非常流暢,傳球很準確。




第二戰 / 德國 0:塞爾維亞 1


對戰實力有差距的塞爾維亞,德國隊找不到踢球節奏,連 12 碼球都沒射進,資深前鋒克羅澤還拿到紅牌出場。




第三戰 / 德國 1:迦納 0


德國隊看起來很累,射門時機和力道總是差一點。擔任中場的厄齊爾踢進一分。




第四戰(16 強淘汰賽)/ 德國 4:英國 1


德國隊由守轉攻的速度非常快,尤其是德國隊第一個進球,門將諾伊爾(Manuel Neuer)從球門開球直接踢到前場給前鋒克羅澤,克羅澤射門得分。




第五戰(8 強淘汰賽)/ 德國 4:阿根廷 0(梅西)


德國隊總是能找到機會射門,再加上實力與運氣。資深前鋒克羅澤在這場比賽中踢進兩球。




第六戰(4 強準決賽)/ 德國 0:西班牙 1


德國隊反應遲鈍,門將諾伊爾把球擋下來後,德國隊沒有積極搶球,反而讓西班牙隊有再次射門的機會。德國隊消耗太多體力應付西班牙隊的防守。




第七戰(季軍戰)/ 德國 3:烏拉圭 2


德國隊在 1:2 落後的情況下逆轉戰局,也很難得看到德國隊守門員(巴特,Hans Joerg BUTT)像被定住一樣,守門時只能看著球飛過身邊,被對手得分。




2014 巴西世界盃德國隊表現


用副隊長史旺斯泰格賽後向勒夫致意的話總結德國隊表現:「他做到了,他讓所有的球員願意跟在身後,追隨他的領導。」




第一戰 / 德國 4:葡萄牙 0(C 羅)


德國隊上半場就攻下 3 分,並守住 C 羅,讓葡萄牙隊喪失反攻鬥志。




第二戰 / 德國 2:迦納 2


德國隊攻擊性不足,部分球員沒有發揮。




第三戰 / 德國 1:美國 0


美國隊教練是克林斯曼,這場比賽算是師徒對決。




第四戰(16 強淘汰賽)/ 德國 2:阿爾及利亞 1


德國隊踢得很驚險,雖然成功晉級 8 強,但卻被德國媒體譙翻,讓教練和球員覺得:「輸球也被罵、贏球也被罵」的壓力。




第五戰(8 強淘汰賽)/ 德國 1:法國 0


雖然不是出色的比賽,但很有說服力,尤其是個別球員在關鍵時刻的表現,中後衛胡梅爾斯(Mats Hummels)頭錘建功,門將諾伊爾擋下多次法國隊進攻。




第六戰(4 強準決賽)/ 德國 7:巴西 1


當年德國隊 36 歲的前鋒克羅澤是連續 4 年代表德國隊參加世界盃,並在這場比賽中第 23 分鐘,踢進他在世界盃的第 16 球,也是目前的世界紀錄。




第七戰(冠亞軍)/ 德國 1:阿根廷 0(梅西)


平時表現起起伏伏的中場戈策(Mario Götze)在延長賽踢進致勝的一分。整場球賽雖然德國隊成功傳球的次數是阿根廷隊的兩倍,但都無法攻進球門。




2018 俄羅斯世界盃德國隊表現


外界檢討的聲音有:球隊氣氛不佳、厄齊爾風波、階級重現......

前英國隊球星 Alan Shearer 評斷這次德國隊:「我很驚訝德國隊這屆的表現,缺少求勝的精力和企圖。


第一戰 / 德國 0:墨西哥 1


德國隊看起來精神不佳,好幾球都打中門柱。




第二戰 / 德國 2:瑞典 1


德國隊的防守不穩固,進攻不積極,連續兩場都讓對手先進球。踢進德國隊第 2 分的克魯斯(Toni Kroos)挽救了德國隊。




第三戰 / 德國 0:南韓 2


這支 FIFA 影片觀看次數有 2600 多萬次,比法克冠軍大戰的 1900 萬次,甚至 2014 年冠軍戰打贏阿根廷的 66 萬次都還要多很多 Orz

我猜是大家都很關心德國怎麼輸了?或是韓國人很開心我們怎麼贏了?




勒夫加入德國隊後,在歷屆世界盃小組賽的總進球數,2006 有 8 顆、2010 有 5 顆、2014 有 7 顆,2018 居然只有 2 顆,甚至還在第一場小組賽就輸球,這也是前三屆世界盃從未出現過的戰績,連我這個一日球迷也都看出來德國隊的企圖心和進攻很有問題。


承認吧!對手沒有比你強.....


隨著輸球的難堪戰績,曾經極力栽培的厄齊爾離隊,賽後德國隊臉書粉絲專頁的聲明有一句話:

We celebrated together in Rio in 2014, but sometimes in football you have to accept defeat and admit that your opponents were better. 

網友在聲明底下的留言很中肯:

我們的對手沒有比較強,是你們表現的一副不想在那裡踢球的態度。




當勒夫 2014 年帶領球隊奪冠後,質疑他帶隊能力的聲音逐漸變少,也賦予他對整個德國足球有更多的權力和影響力,德國青年隊有豐沛具備「勒夫風格」球風的人才,因此挑誰進入國家隊、關鍵時刻派誰上場、誰會正面影響球隊......,沒人選不是問題,選誰才是教練團的煩惱。

勒夫身邊的教練培訓官沃姆特曾以「期待之屋」形容一名優秀足球員的全面狀態:球技、戰術、體能是房屋支架;健康、家庭是屋內情況;社交能力是地基;強大心理素質是屋頂。教練就是建造房屋的建築師。




球員會成為堅固的城堡、神聖的神殿,還是臨時搭建的鐵皮屋?期待之屋的架構適用於任何項目的運動員。

德國是一個必須永久背負「納粹時代」造成死傷與迫害的罪名,即使德國持續轉型正義,試圖讓外界忘掉那個自己打造的極端年代,但總是有機會被人拿出來鞭。

德國隊在人民心中的期望,不只是贏球、衛冕,這麼簡單的勝負期盼,還有讓外界看到多元、包容、團結、反省,能和理念相近的隊友一起面對極端與情緒高漲的球賽,亦如德國在歐洲的角色。

2006、2010、2014 德國隊展現即使體力、技能有時跟不上對手,但關鍵時刻只要大家團結不放棄,總會出現一次流暢的傳球,成就致勝的射門。德國隊也無法只拿到一次冠軍就認為任務結束,好不容易推到山頂上的巨石,2018 年又滾了下來。

德國隊在面臨弱隊要優雅的取勝,面臨強隊要靈活的競爭,並且持續這樣的力道和風格,穩穩地再把巨石推上山。

即使這條山路永無止盡。

球賽照片來源:Germany Football Team - Die Mannschaf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