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潘釔天
小說《永遠的 0》作者百田尚樹,與教授渡部昇一在這本《零戰與武士刀》中討論「大東亞戰爭」、「戰後復興」、「今後的日本」等議題。
日本人的保守思維
文字間流露出兩人愛國又很鐵不成鋼的心情,明明可以做出有如武士刀工藝般的零式戰機、大和號的日本,最後居然打輸了太平洋戰爭。兩位作者回顧這段戰役,認為日本當時的軍力不輸美國,最後會敗陣,是輸在日本人保守的思維。
就像羅胖說的,兩國的國力差距,讓美國和日本在戰場上的戰略,與將領臨場的決策有極大的差異。美國生產力強,物資不虞匱乏,在戰略上不像日本對飛機、船艦保護的非常小心,所以多次日本能贏而未贏的戰役,都是見好就收,不願意乘勝追擊,怕會造成額外的損失。
沒有盾的思維,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。
作者認為零式戰機就像武士刀,做工細緻、優美堅韌,卻又無比脆弱。零式戰機比當時盟國的戰機都要輕盈,還擁有高達 3000 公里的續航力,因為犧牲了盔甲,才能造就零戰能比同等時期的戰機飛得更遠、飛得更快。
當年攻擊珍珠港,以及其他太平洋戰役,有些日本戰機還是從台灣的機場出發。零戰像一把武士刀,俐落削斬,卻完全不考慮需要搭配盾的保護。
「百田尚樹:日本就是一個沒有「盾」這種思想的民族。」因為他們認為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。
戰爭的勝負:一念之間,細膩維小的事物。
作者在書中反駁「偷襲」珍珠港的字眼,他替當時的日軍辯駁,宣戰通知書已經從日本發去給美國,但因為日本駐美大使館員工前一天的聚會,導致大家隔天比較晚才上班,所以宣戰通知書比較晚才遞交給美國,而日軍早開始對珍珠港發動攻擊。
另外還批評珍珠港的攻擊沒有對美國的石油儲存區下手,反而是擊沉了幾艘軍艦後就返航,這都要歸咎於日本軍隊的敘獎制度:擊沉軍艦才能累積積分,然後才能升官。
另外日本軍隊充斥著沒有戰略眼光與思考大局的日本軍官,他們在日俄戰爭中擊毀俄國主力軍艦後打贏戰爭,卻仍然以為大平洋戰爭可以複製相同的模式,擊毀美國主力戰艦就能打贏戰爭,沒有思考到美國強大的生產力,以及背後最重要的石油資源。
只會處理有固定答案的問題,還有不容許官階不夠的人負責任務,日本軍隊的階級與文化也戰敗原因之一。即使有一些軍官提出了在現在看來,的確可以讓日軍打贏太平洋戰爭的建議,但在當時卻不被採用,更別說日本海軍與空軍彼此不和,許多戰術無法有效整合。
很有意義的一本小書,總結日本在大平洋戰爭,輸在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