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/ 攝影:潘釔天
仰望,粗暴的雨落下。
1940 年 5 月 14 日下午 1 點 30 分,德國空軍轟炸鹿特丹,炸彈像雨一般的密集落下,卻沒有雨易碎的脆弱,脆弱的是鹿特丹。5 小時後德軍就已佔領市中心,3 萬市民傷亡、8 萬人無家可歸,炸彈引起的大火,延燒了兩天才熄滅,而整個荷蘭已被德軍的閃電戰攻下。
這時候的鹿特丹市民,我想不會有人想望著天空,與天空對看。
被轟炸後的鹿特丹,左方的塔樓是聖勞倫斯大教堂。 |
從 Blaak 車站出來後,方塊屋 (Cube Houses)、鉛筆屋 (Jack Amusement B.V.)、圖書館 (Centrale Bibliotheek Rotterdam)、新市集 (Markthal) 的建物都非常特別,有種「從一無所有的環境中,用頑強的姿態,長出自己的故事。」
方塊屋 (Cube Houses) |
圖書館 (Centrale Bibliotheek Rotterdam) / 鉛筆屋 (Jack Amusement B.V.) |
新市集 (Markthal) |
新市集內部 |
鹿特丹僅存的一座中世紀建築,從 1449 年開始興建,76 年後才完工的聖勞倫斯大教堂,在我們探訪的時候,剛好離 1940 年的大轟炸也是 76 年,彷彿蓋了兩次,第一次是為了信仰蓋起,第二次是為了傷亡的靈魂重建。
聖勞倫斯大教堂 (Laurenskerk) |
沒收到的指令
鹿特丹的天空,曾經有過那麼一天,將炸彈撒了下來。而這些炸彈原本有機會完全避免。1940 年 5 月 10 日,德軍已越過荷蘭邊境準備進攻鹿特丹,德軍指揮官 Rudolf Schmidt 向駐守鹿特丹的荷蘭指揮官 Pieter Wilhelmus Scharroo 發出最後通牒的公文:投降或是空襲。
Scharroo 無法接受,當下並沒有在公文上簽名表示投降,並以公文上沒有德軍指揮官的簽名當作理由回拒,背後的理由其實是想讓荷軍的後援有更多的時間來鹿特丹。於是 Schmidt 再發一次公文,補足公文上的簽名,同時下令空軍延遲對鹿特丹的空襲。
Schmidt 和 Scharroo 正在談判時,聽到空中有仿佛有死神拖著鐮刀的沉重聲音逼近,分成兩大隊約 100 架德軍轟炸機沒有收到延遲空襲的命令,Schmidt 和其他德軍軍官立刻向天空發射紅色信號彈,向空軍表示立刻停止轟炸任務,轟炸機隊長看到信號彈後隨即帶領第一大隊轉向,但是看到信號彈之前已有些轟炸機將炸彈投擲出去。
隨後的第二大隊沒有看到信號,第一大隊也沒及時傳遞訊息,總共約有 50 幾架轟炸機投出了炸彈。
5 月 14 日,鹿特丹被瘋狂轟炸,同一天,Scharroo 簽署了投降公文。德軍繼續釋放威脅訊息:烏特勒支將會是下一個被轟炸的城市。
5 月 15 日,荷蘭宣布向德軍投降。
經過 70 年後,荷蘭記者 Gerard Groeneveld 才在德國拍賣會上發現這份失蹤許久,Scharroo 簽署的投降公文。
投降公文 (NL Times) |
仰望,不害怕。
而我很幸運,在方塊屋裡往天空望去,與天空對看,沒有恐懼,只有寧靜。